金陵神学院一牧者:要永不灰心地祷告

作者: 培衍
来源:福音时报
2025-10-20 10:48:00
分享与播放

10月19日,金陵神学院的刘牧师在一间教会的主日崇拜证道环节,围绕《路加福音》18章1—8节的经文以“永不灰心地祷告”为题进行了分享,讲解了祷告在属灵生命中的核心地位。刘牧师指出:祷告如同呼吸,是属灵生命不可或缺、不可停止的活力源泉。然而,神并非每次都成就我们的祷告。对此,牧师点明:祷告不仅要持之以恒、不可灰心,更要确保方向正确,合乎神的心意。

牧师藉“寡妇与不义之官”的比喻分享道:一个既不惧怕神也不尊重世人的不义之官,最终因一个软弱无助的寡妇持之以恒的恳求而为其伸冤。连不义的官都因人的缠磨而行动,更何况那满有慈爱和公义的神呢?因此,当我们感到祷告迟延时,首要的不是怀疑神,而是效法那寡妇,以锲而不舍的态度继续祈求。

牧师还通过“信德”一词,解释了祷告是和信心紧密相连的。恒切的祷告是信心的体现,而持续的祷告又会反过来促进信心的生长。一个有信心的人必然会坚持祷告,而在不灰心的祷告过程中,人对神的信靠也会愈发坚固和清晰。

“为何恒切祷告却未得应允,没有得到神的垂听呢?”牧师用了一个 “马拉松补给站”的比喻作了解答:在马拉松赛道上,组织方早已设好多个补给站,运动员只要保持在正确的赛道上,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水和食物。如果他错过了这一站,下一站仍有补给;但若他跑错了路线,那么无论他多么努力奔跑,也无法得到任何补给,此时抱怨“为何没有补给”是毫无意义的。其实,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祷告也是如此,神也早已为我们预备了丰盛的恩典。祷告不仅仅是提出自己的需求,更是一个寻求并合乎神心意的过程。如果我们只按自己的意思祷告,却偏离了神为我们设定的“赛道”,那么我们就难以经历神所预备的恩典。因此,“不住地祷告,不可灰心地祷告”能帮助我们知道神给予我们的方向和路线,不偏离神的心意,使我们的祷告更加合乎他的旨意。

最后,牧师从人健康的方面,强调了祷告是必不可少的。正如人是由肉体和属灵共同构成,二者需要平衡。许多人身体强健,体检指标一切正常,但内心却充满烦躁、痛苦,患上了抑郁症,甚至失去生活的意愿。从神学的角度上看,这往往是属灵生命失衡的表现。

祷告作为属灵生命的呼吸,与读经一样,是滋养和强健属灵生命的关键。正如肉体生命一刻不可停止呼吸那样,属灵生命也一刻不可停止祷告。唯有通过持之以恒、不灰心的祷告,并让神的话语指引我们祷告的方向,我们的属灵生命才能健康强壮,从而与肉体生命达成平衡,享受从神而来的恩典。

版权声明

本网站来源标注是“福音时报”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。未经福音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(fuyinshibao2006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、网站、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,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,如需转载,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。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,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