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亲在小组的见证会上讲述,自己身上有一块癣,困扰了她30年。原来也用药,各种办法几乎用尽,当然她也一直祷告,可那块癣始终没有好。不过感谢主,那块癣也没有扩大,而且不是特别痒。
最近这一年,母亲拒绝再用其他药,只是单单祷告,结果主真的给她医治了。母亲说完这个见证后,有几个生病的弟兄姊妹也纷纷表示要拒绝就医,就单单专心靠救主。我对这种行为非常不赞同。母亲的病最终是靠救主治好的,但在那之前的三十年里,我们想尽了人所能想到的一切办法,她也承受了难以言尽的痛苦——实在是人的路都已走尽。所谓拒绝一切用药,并非听天由命的放弃,更不是以救主为借口。
“人的尽头,是神的起头。”信仰与医疗从来不是对立关系。圣经中,路加就是医生;保罗也提醒提摩太用点酒调理肠胃。人能够研究药物、发展医疗技术,这些本身也是神的恩典。神赐人理性与智慧研制出医治的技术,若我们把神所赐的医疗手段全然抛弃,只等待超自然的神迹,难道不是对神所预备的日常恩典的拒绝吗?
我见过另一种情况:有人生病后拒绝就医,声称单靠祷告,结果病情恶化甚至失去生命。他们的信心无疑是非常真诚的,但结局却令人惋惜。神行事有祂的主权和方式,祂可以通过神迹医治,也可以通过医生的手医治。简单粗暴地拒绝医生治疗,岂不是在用人的选择去勉强神、甚至道德绑架祂吗?更重要的是,有时祂许可疾病存留,为要成就更深的生命功课——正如保罗身上的那根刺,虽未挪去,但恩典够用。
我们小组有一位常姊妹,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直伴随着她……她无儿无女,瘫痪在床,四肢几乎萎缩变形。如今她已八十多岁,仍卧病在床。若单从这光景看,主似乎并没有医治她。但主给了她更丰盛的恩典——每一个认识她的人,都被她那么喜乐所感染。“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,明天就丢在炉里,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,何况你们呢!”(太6:30)这句话,被她具象化了。
母亲的见证最打动我的,不是最后得医治的结果,而是那三十年未见好转时她依然持守的信心。她一边用药,一边祷告,接受这可能是神许可陪伴她一生的功课。这种在不确定中的信靠,我认为比立刻得医治的神迹更显宝贵。
信仰是让我们有力量面对疾病,而不是让我们逃避治疗。我们需要尽上自己的本分,然后将结果交托给神——该吃药时吃药,该祈祷时祈祷,这两者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。
如果母亲一开始就拒绝一切治疗,只等神迹,那块癣可能不会在三十年后得医治。正是因为她走完了医疗所能及的全部路程,直到路的尽头,才真正见证了神作为的起头。
求主医治,不等于被动等待;交托给神,不等于推卸人的责任。最美的见证,有时不是得医治的结局,而是在未得医治时依然说“愿你的旨意成全”。那几位想要拒绝医疗的弟兄姊妹,我要告诉他们:去看医生吧,同时更要祷告。让医疗做医疗能做的,让神做神要做的——“我看你为宝为尊,又因我爱你”(参赛43:4)。神是信实的,祂不会辜负我们,祂一定会对我们做最美好、最合适的安排!
注:本文为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作者系辽宁一名基督徒。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福音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!